B站企业号运营手册:Z世代最爱的品牌沟通方式

B站企业号运营手册:Z世代最爱的品牌沟通方式
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Z世代已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。他们追求个性化、注重社交互动,对品牌的期待早已超越单纯的产品功能,更渴望通过品牌建立情感共鸣。作为国内最大的年轻人文化社区,B站(哔哩哔哩)凭借其独特的社区生态和用户粘性,成为品牌触达Z世代的核心阵地。本文基于10年网络营销实战经验,结合B站平台特性与Z世代行为特征,提炼出品牌沟通的核心策略,助力企业打造高互动、高转化的企业号运营体系。

一、精准定位:构建品牌专属的“人设”与内容生态
1.1 打破传统形象,塑造人格化IP
Z世代对品牌的认知已从“功能导向”转向“情感导向”。品牌需摆脱刻板的官方形象,通过拟人化、场景化的内容设计,塑造具有独特性格的账号IP。例如:

蜜雪冰城以“雪王”动画形象为核心,发布魔性主题曲MV,播放量突破千万,成功将品牌符号转化为社交货币;
中国联通客服化身“舞见UP主”,通过宅舞视频与用户互动,颠覆传统运营商的严肃形象,单条视频播放量超500万。
实践建议:

分析品牌核心价值,提炼3-5个关键词(如“治愈”“硬核”“沙雕”),作为人设基调;
设计统一的视觉符号(如虚拟形象、专属配色、标志性台词),强化品牌记忆点。
1.2 深耕垂直领域,打造内容护城河
B站用户对内容的专业性与趣味性要求极高。品牌需结合自身行业属性,选择1-2个垂直领域(如科技、美妆、教育)进行深度运营。例如:

乐乐课堂作为知识区UP主,专注数学、物理等学科教学,通过3年半持续输出,积累83.5万粉丝;
芬达通过联合投稿模式,与游戏、动漫类UP主合作,78%的视频采用联合创作形式,快速提升曝光量。
实践建议:

使用飞瓜数据等工具分析B站热门内容榜单,筛选与品牌契合的细分赛道;
制定内容日历,保持每周2-3次更新频率,兼顾热点追踪与长尾内容沉淀。
二、内容创新:用“Z世代语言”构建沟通桥梁
2.1 玩转“梗文化”,实现破圈传播
B站用户对“梗”的敏感度极高,品牌需学会“接梗”“造梗”,将产品卖点与流行文化结合。例如:

钉钉在疫情期间发布鬼畜视频《钉钉本钉,在线求饶》,以自嘲式回应差评,播放量达2891万,成功扭转口碑;
腾讯在“老干妈事件”中发布《我就是那个吃了假辣椒酱的憨憨企鹅》,引发品牌蓝V联动狂欢,评论区互动量超10万。
实践建议:

关注B站“入站必刷”榜单,掌握平台流行趋势(如“鬼畜”“二创”“抽象文学”);
建立内部“梗库”,将品牌素材与热门梗结合,快速产出应季内容。
2.2 跨界联动,激活圈层影响力
B站用户具有强烈的圈层归属感,品牌可通过跨领域合作扩大影响力。常见模式包括:

品牌联名:如故宫博物院与Cabbeen联名国潮服饰,引发二次元、国风圈层用户关注;
UP主共创:如钟薛高与UP主@窝头是个暴脾气合作《以为是个蛋包饭,世界观崩塌了!》,通过“翻车厨艺”反差萌引发弹幕狂欢。
实践建议:

筛选粉丝画像与品牌目标用户重合度超60%的UP主,优先选择垂类腰部达人(粉丝量50万-200万);
合作形式可尝试“定制剧情+产品植入”“挑战赛+话题互动”等,避免硬广。
三、用户运营:从流量到粉丝的深度转化
3.1 搭建“共创生态”,激发UGC活力
Z世代渴望参与品牌建设,企业可通过征集活动、话题挑战等形式,将用户转化为内容创作者。例如:

百草味发起“草厂袋言人”征集活动,鼓励用户创作品牌相关内容,话题曝光量超千万;
小米在B站发起“手机摄影大赛”,用户投稿作品成为品牌宣传素材,形成内容闭环。
实践建议:

设计低门槛参与规则(如“15秒短视频+指定话题标签”),提供明确奖励(如产品试用、周边礼品);
定期整理优质UGC内容,通过企业号二次传播,强化用户成就感。
3.2 实时互动,打造“养成系”品牌关系
B站用户重视即时反馈,品牌需通过弹幕互动、直播连麦等方式,建立“朋友式”沟通。例如:

华为在发布会直播中开启弹幕抽奖,单场互动量超50万;
完美日记定期举办“新品测评”直播,邀请用户投票决定产品配色,提升决策参与感。
实践建议:

设置专属客服账号,24小时内回复用户评论,使用B站特色表情包(如“大师球”“2333”)拉近距离;
每月举办1次主题直播,结合产品上新、用户答疑等场景,增强粘性。
四、数据驱动:持续优化运营策略
4.1 建立数据看板,监控核心指标
品牌需关注以下关键数据:

播放完成率:反映内容吸引力,长视频需控制在8-15分钟,通过章节划分提升完播率;
弹幕密度:衡量用户参与度,优质内容弹幕量应达播放量的5%-10%;
粉丝增长曲线:分析活动、合作等对粉丝量的影响,优化资源投入。
实践建议:

使用B站后台“创作中心”及第三方工具(如飞瓜数据)生成周报、月报;
对比竞品账号数据,找到内容差异化方向。
4.2 敏捷迭代,适应平台变化
B站用户偏好迭代迅速,品牌需保持内容创新频率。例如:

虚拟偶像:如洛天依与品牌合作直播,单场带货超百万;
VR直播:如汽车品牌通过虚拟展厅展示产品,提升沉浸感。
实践建议:

每季度测试1-2种新内容形式(如ASMR测评、互动小说);
建立用户反馈机制,通过投票、问卷收集改进建议。
结语:在B站,品牌需要“玩”出真诚
Z世代对品牌的期待早已超越“交易关系”,他们渴望与品牌“玩”在一起,在共创中建立信任。企业号运营的本质,是通过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、构建平等对话的场景,将品牌理念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“生活符号”。唯有真正理解B站文化、尊重用户创造力,品牌才能在这片年轻化的沃土上扎根生长,成为Z世代心中“不可替代的存在”。

首页
推广产品
营销文章
联系我们
滚动至顶部